邮箱登陆 供 应 商 在线培训 精彩活动 帮助信息 手机版  
  


中医药语言通俗化是当务之急?中药要符合西医法规标准?

2015/8/15



业界认为:中医药语言通俗化是当务之急????

  新华网香港8月14日电(记者张雅诗)第十四届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暨会议正在香港举行,与会业界人士认为,中药要走向现代化及国际化,必须先打通中医药语言,让人易于明白,而在检测认证方面要与世界标准接轨。

  参与这次会议的内地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众健康走到关键时刻,疾病谱正在改变,以往重点落在感染性的疾病,这块由西方医学主导,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由生活方式和习惯带来的系统性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从而造就了中医药需求的上升。

  闫希军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中国内地已经提出推动中药现代化,而事实上世界对于中医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中医药现代化过程遇到不少挑战。他形容中医药的“外相是模糊的,内相是清晰的”,中医药理论实践主要通过临床经验和学习,而不是科学数据。

  “中药没有中医的理论支持便无法使用,但大数据都在中医的头脑里。”他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将中医药理论的语言障碍打通,使中医药语言通俗化,让大家都能读懂,使中药同时符合中医理论体系和西医法规标准,成为有效的医疗工具,且具有传统中医的人文性、应用性和经济性。

  闫希军说,香港中医药发展和了解的深度和内涵不如内地,但其商业模式和科研方法等与西方接近,可成为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桥梁,在语言沟通和发放信息上发挥作用。他建议,特区政府建立健康基金,投资到内地中医药科研和产业当中,做好内地与香港院校交流以外的科研融合。

  香港厂商会检定中心业务拓展部助理经理杜志楷在当天举行的有关中药检测的研讨会上向记者表示,目前内地中药销售商主要面向内地消费者,因此他们在中药材检测方面着重于符合内地标准,以致有关标准未能与国际完全接轨,成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阻力。

  杜志楷说,香港的中药材检定标准比内地高,香港采用的“香港中药材标准”较内地的《药典》严格,更能符合国际市场要求。而他观察到近年越来越多内地中药生产商到香港进行检测验证,以取得更高的认受性,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这反映香港在检测方面能推动中药走向国际市场。

  余仁生(香港)有限公司质量保证及注册事务部经理何翠萍在会上说,对中药材进行检测验证能提高中药材品质和安全性,从而建立客观标准,以及增加消费者对中药材的认识,为他们提供更多养生保健的选择。

  她说,重视检测工作,有助提升中药业发展,以及提升本地和海外的销售,长远来说,能鼓励相关行业发展,如就一些难以治愈的病症进行科研。

中医要西化吗??


 
 行业新闻
 公司动态
 健康资讯
 精彩活动
 帮助中心
 门店分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党员之家 - 教育培训 - 首营资料 - 药师俱乐部

 
  Copyright © 2008-2021 HongRenTang.Net
版权所有:宏仁堂大药店连锁有限公司
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鲁)-非经营性-2015-0002 | 备案序号:鲁ICP备15003054号-1